想注冊商標,選了幾個名字,選了幾家代理機構查詢,結果每家說的風險程度都不太一樣!
不知道商標名還能不能注冊,該怎么注冊好。你們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情況?

01
為啥不同代理查詢商標風險判斷不同
商標查詢系統不同:
小機構用免費數據庫基礎查詢(更新慢+漏洞多),大機構用有自己更完善的檢索系統,能挖掘出更多潛在風險(精準查全國商標+圖形)。不同的代理,不同的查詢系統,結果不一樣。
專業水平參差不齊:
商標代理存在從業經驗差異,有些剛入行的小伙伴,對商標審查標準的理解還不夠深入,涉及交叉檢索的類別可能漏查,在查詢分析時就容易出錯。比如,對于商標近似的判斷,經驗豐富的代理能精準把握細微差別,新手可能就會忽略,給出錯誤評估。
主觀判斷影響:
商標審查標準雖有明確規定,但在實際應用中,還是有不少模糊地帶,不同代理人解讀不同。就好比一個商標,有人覺得和在先商標構成近似,有人覺得不構成,這就導致風險判斷的分歧。
02
面對不同風險判斷,商標該不該注冊?
1綜合評估風險程度:
如果一家說風險低,另一家說風險高,先別慌。仔細問問風險點在哪,是和知名商標近似,還是落入了禁用詞匯范圍。要是只是一些邊緣的、不太確定的風險,或許可以考慮注冊,畢竟商標審查也有一定運氣成分。但要是涉及到核心風險,比如和行業頭部商標高度近似,那可得慎重了。
2參考代理機構信譽:
選代理可能直接影響通過幾率,靠譜太重要了!多去查查代理機構的口碑,看看他們過往的成功案例和客戶評價。一家信譽良好、經驗豐富的代理,給出的建議往往更值得信賴。要是一家代理機構只談成功,對風險避而不談,那可得小心了。
3結合自身情況決定:
如果你時間充裕,預算也夠,即便有一定風險,也可以嘗試注冊,大不了駁回后再復審。但要是著急用商標開展業務,或者資金有限,那還是優先選擇風險低的商標方案。
03
幾個提高商標注冊成功率的小技巧:
商標設計原創性:原創設計有新穎性顯著性的商標,可降低與他人商標近似的風險,提高品牌辨識度。
提前做好檢索:起好商標名后,找代理機構前,自己也可以先在商標局官網簡單檢索一下,心里有個底。看看有沒有明顯和自己商標近似的在先注冊,這樣和代理溝通時也更能抓住重點。
04
選代理機構看這3點
資質:備案資質+官網可查
合同:寫清代辦商標信息(警惕“包過”騙局!)
案例:可以看看機構經手的同行業注冊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