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作是指同一塊地上有計劃地按順序輪種不同類型的作物和不同類型的復種形式稱為輪作。同一塊地上長期連年種植一種作物或一種復種形式稱為連作,又叫重茬;兩年連作稱為迎茬。連作常引起減產,容易導致“土壤病”現(xiàn)象。因此,在向有機農業(yè)轉化過程中,輪作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只有解決輪作問題,才能擺脫現(xiàn)代農業(yè)嚴重依賴的農業(yè)化學品,實現(xiàn)有機農業(yè)的生產。以下是常見蔬菜的輪作特點:
黃瓜:春黃瓜前茬多為秋菜或春小菜及越冬小菜,后茬適種多種秋菜夏秋黃瓜前茬適合各種春夏菜,后茬適合越冬菜或春小菜。黃瓜與番茄相互抑制,不宜輪作和套種。
番茄:3-5年輪作,不與茄科作物連作,前茬為各種葉菜和根菜,后茬也可以是葉菜和根菜,與短稈作物或蔬菜間、套種,如毛豆、甘藍、球莖茴香、蔥、蒜等隔畦間作。
茄子:前茬為越冬葉菜,也可與早生甘藍、早熟白菜、春蘿卜、水蘿卜、櫻桃蘿卜等生長期短的蔬菜套種,后茬可栽種大白菜等秋菜。
辣椒:不宜與茄科作物連作,可與葉菜、根菜、花生等短稈作物間作。
豆類:菜豆、豌豆、荷蘭豆、甜脆豆、架豆等不宜連作。前茬為秋冬菜或閑地,露地菜、水稻、玉米、花生等糧食作物均可作前茬。南方春茬為春蘿卜、菠菜等春小菜茬,后作蔬菜主要為越冬菠菜、芹菜、大白菜和秋甘藍。南方則以秋馬鈴薯、蘿卜白菜、烏塌菜、芥蘭、菜心。在北方特別適合與高稈作物間作。
蘿卜:秋冬蘿卜茬口多以瓜類、茄果類、豆類為宜,早春蘿卜為菠菜、芹菜、甘藍、秋萵苣及胡蘿卜;四季蘿卜可與南瓜等隔畦套作。
馬鈴薯:前茬為蔥蒜類、黃瓜,其次為禾谷類作物及大豆。茄科作物不宜相互輪作。與根菜類也不宜相互輪作。與其他作物套種時應注意:(1)應選早熟、植株矮小的品種;(2)共生期盡早縮短,產品器官形成盛期錯開;(3)少爭奪溫、光、水、肥和影響管理
大蔥:最忌連作。需3年以上輪作,與糧食作物輪作,利用蔥茬栽培大白菜和瓜類蔬菜。大蔥生長前期間種早熟蘿卜,后期套種菠菜等越冬作物。
洋蔥:是秋作瓜果類蔬菜的良好前茬作物,與番茄、冬瓜等瓜果類蔬菜隔畦間作,或在畦埂上套種萵筍、四季蘿卜、矮生豇豆、球莖茴香和茄子等蔬菜。
大蒜:最忌連作,或與其他蔥屬類植物重茬。秋播大蒜的前茬以早熟菜豆、瓜類、茄果類和馬鈴薯的茬口最好;春播大蒜以秋菜豆、瓜類、南瓜、茄果類最好;是其他作物的良好前茬。
大白菜:與水稻輪作;不宜連作和與其他十字花科作物輪作。在輪作中:(1)選收獲期較早的蔬菜如茄果類;(2)選前茬施肥較多的蔬菜如黃瓜、西瓜;(3)蔥蒜為前作,可以減少病蟲害。大白菜種在韭菜埂上或大蒜壟間,病害明顯減少。
冬瓜:冬瓜株間種姜5-6株,畦的一邊種葛,另一頭種芋頭。四五月份后在韭菜畦中套種冬瓜或辣椒、茄子套種冬瓜,番茄套種冬瓜,冬瓜架下套種球莖茴香、萵筍、結球甘藍和小葉菜;在山地,冬瓜套種姜。
一:輪作的概念及病蟲害防治原理
輪作是指同一塊地上有計劃地按順序輪種不同類型的作物和不同類型的復種形式稱為輪作。同一塊地上長期連年種植一種作物或一種復種形式稱為連作,又叫重茬;兩年連作稱為迎茬。連作常引起減產。容易導致“土壤病”現(xiàn)象,這是因為:
1、每種作物都有一些專門為害的病蟲雜草。連作可使這些病蟲草周而復始地惡性循環(huán)式地感染為害,如黃瓜的霜霉病、根腐病、跗線螨;番茄病毒病、晚疫病、辣椒的青枯病、立枯病等。
2、不同作物吸收土壤中的營養(yǎng)元素的種類、數(shù)量及比例各不相同,根系深淺與吸收水肥的能力也各不相同。長期種植一種作物,因其根系總是停留在同一水平上,該作物大量吸收某種特需營養(yǎng)元素后,就會造成土壤養(yǎng)份的偏耗,使土壤營養(yǎng)元素失去平衡。如禾谷類作物對氮、磷、硅吸收較多,對鈣吸收較少,而且豆科作物對鈣、磷、氮吸收較多,對硅吸收較少,但由于根瘤的固氮作用及根、葉殘留物較多,種豆科作物之后,土壤含氮量較商,土壤較疏松;葉菜類、十字花科蔬菜作物,其根系分泌有機酸,可使土壤中難溶性的磷得以溶解和吸收,具有富集土壤磷的功能。但多數(shù)作物對固定在土壤中的磷卻難以吸收。
3、不同作物根系的分泌物不同,有的分泌物有毒害作用。如大豆根系分泌氨其酸較多,使土壤噬菌體增多,它們分泌的噬菌素也隨之增多,從而影響根瘤的形成和固氮能力,這也是大豆連作減產的重要原因。高梁除吸肥力強,需肥量大外,其多量的根系分泌物可抑制小麥等其它作物生長,所以對大多數(shù)作 物來說,高梁前茬不好。 4、連作由于耕作,施肥、灌溉等方式固定不變,會導致土壤理化性質惡化,肥力降低,有毒物質積累,有機質分解緩慢,有益微生物和數(shù)量減少。 因此,在向有機農業(yè)轉化過程中,輪作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只有解決輪作問題,才能擺脫現(xiàn)代農業(yè)嚴重依賴的農業(yè)化學品。實現(xiàn)有機農業(yè)的生產,所以,輪作是有機栽培的最其本要求和特性之一。無論是土壤培肥還是病蟲害防治都要求實行作物輪作。這是因為:
(1) 輪作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營養(yǎng)元素,把用地和養(yǎng)地結合起來。
(2) 可以改變農田生態(tài)條件,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生物多樣性。
(3) 免除和減少某些連作所特有的病蟲草的危害。利用前茬作物根系分泌的滅菌素,可以抑制后茬作物上病害的發(fā)生,如甜菜、胡蘿卜、洋蔥、大蒜等根系分沁物可抑制馬鈴薯晚疫病發(fā)生,小麥根系的分泌物可以抑制茅草的生長。
(4) 合理輪作換茬,因食物條件惡化和寄主的減少而使那些寄生性強,寄主植物種類單一及遷移能力小的病蟲大量死亡。腐生性不強的病原物如馬鈴薯晚疫病菌等由于沒有寄主植物而不能繼續(xù)繁殖。
(5) 輪作可以促進土壤中對病原物有頡抗作用的微生物的活動,從而抑制病原物的滋生。
二:蔬菜輪作的基本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