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天眼”,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或許就是貴州山窩里的那口“大鍋”。沒錯,歷時22年,耗盡科學家南仁東一生的心血,這才有了足以領先世界二三十年的“中國天眼”。
近年,一款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命名的“天眼”牌香煙上市。
神秘紫色的天幕中,地平面及“天眼”全景模型由近而遠,綴以瑰麗星云和燦爛繁星,“FAST”的簡稱躍然其上……從外包裝上看,科技感十足。市場上流行的這包香煙,以“天眼”命名,號稱是全球第一包星空題材卷煙。
雖然該香煙生產企業(yè)拿出了“致敬科學精神”“紀念南仁東先生”等說辭,但這種頗有蹭熱點之嫌的跨界聯(lián)姻,依舊引發(fā)了人們對大科學工程品牌保護的思考。
據(jù)了解,“天眼”工程于1994年提出構想,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于2019年6月4日申請并注冊了“中國天眼”商標,商標類別覆蓋共計20項商品和服務內容。
而早在2017年3月17日,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就申請注冊了“天眼”中文商標,2018年4月23日,又申請注冊了“天眼 云煙 YUNYAN HTTP://WWW.HYHHGROUP.COM SINCE 2016”“天眼 云煙 FAST SINCE 2016 HTTP:/WWW.HYHHGROUP.COM”,三個商標類型均為煙草制品。
那么,“天眼”煙是否得到相關方面授權?是否涉嫌商標侵權?
從相關渠道了解到,當初,煙草公司在使用“天眼”元素及商標時,和國家天文臺沒有做過任何溝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為此也發(fā)過律師函交涉,但沒有得到相關方回應。
在我國申請商標注冊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損害他人現(xiàn)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違背公序良俗或有其他不良影響。從這兩點上看,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搶注的商標涉嫌侵權。當然,最終構不構成侵權,還需通過法律途徑來確認。
對此,業(yè)內人士表示,商標碰瓷也好,侵權也罷,都說明“天眼”的品牌價值所在,相關方面在品牌保護上及時跟上,不能讓“天眼”這樣的大科學工程品牌頻頻遭到商業(yè)濫用。
“從某種意義上說,‘天眼’不僅僅是一個大科學裝置,它代表的是一種國家形象。只有把‘天眼’品牌保護好了,才對得起科學家的心血,對得起國家和人民。”
【溫馨提示】文中部分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若有不妥,請聯(lián)系告知修改或刪除,謝謝。